項目背景
薪酬體系建設涉及到企業管理的基礎,它體現在:
1?明晰企業崗位價值;
2?確定內部崗位發展通道;
3?按員工貢獻實現相匹配的回報;
4?與績效管理體系內在關聯;
5?是人力資源實現人才留任與人才培育的基礎;
6?與國家相關法律密切聯系;
課程體系關注點
如何正確理解薪酬體系建設的邏輯,分析企業薪酬體系存在的不足,明晰優化方向與基本方法,是本課程的主要關注點
課程收益
1、 建立對科學薪酬管理的全面認知;
2、 明晰企業薪酬管理體系建設的要點;
3、明晰企業薪酬建設的主要工作方法與流程;
4? 明晰企業薪酬體系建設與績效體系的內在關系;
公司高管、人力資源負責人
項目時間 2天
版權所有(C)歐陽伯詢 |
課程大綱
一、 薪酬管理的基本定義
1. 什么是薪酬?
1.1 什么是貨幣及非貨幣薪酬?
1.2 工資、福利、獎金、津貼、股權激勵的定義、區別及聯系
2. 薪酬發放的對象
2.1 以崗定薪?
2.2 以人定薪?
二、薪酬體系建設的邏輯
1. 薪酬體系的結構(見下圖)
2. 薪酬體系建設的原則—崗位價值分析
3. 崗位價值評估的方法及工具(介紹MERCER價值評估法)
4. 薪酬體系建設第一維:崗位分類
4.1 保障導向崗位
4.2 激勵導向崗位
4.3 保障-激勵導向崗位
4.4 激勵-保障導向崗位
5. 薪酬體系建設第二維:薪酬的分類
5.1 工資的結構
5.2 福利政策
5.3 津貼政策
5.4 獎金政策
5.5 股權激勵政策
三、薪酬體系建設步驟
1. 第一步:崗位分析與分類
2. 第二步:崗位價值評估(見圖2)
崗位價值評價標準:采用“六因素十二維度”法
圖2
實戰練習:崗位分析與崗位價值評估
3?第三步:工資定級與定標
3.1 選定崗位
3.2 按崗位類別確定工資標準
3.2.1保障導向類工資標準
3.2.2 激勵導向類工資標準
3.2.3 保障-激勵導向類工資標準
3.2.4 激勵-保障導向類工資標準
3.3 工資定級
3.2.1保障導向類工資級別
3.2.2 激勵導向類工資級別
3.2.3 保障-激勵導向類工資級別
3.2.4 激勵-保障導向類工資級別
備注:工級定級中,涉及到工資級別、幅度、級差、人工成本測算等多項因素
實戰練習:薪等表規劃
第四步:福利定標與定級
1.福利分類
2.福利分級
3.明確公司福利管理規定
第五步:津貼定標與定級
1.津貼分類
2.津貼分級
3.明確公司津貼管理規定
注:津貼的設計需要以崗位實際需求為導向
第六步:獎金定標與定級
1.確定獎金池
2.獎金測算比例1-崗位價值占比
3.獎金測算比例2- 崗位數量占比
4.獎金測算比例3- 獎金的一級分配
5.獎金測算比例4- 績效修正
實戰練習:獎金分配制度
實戰練習:人工成本規劃